Toggle navigation
都市博物學
山林博物學
培訓與顧問
滿月圓遊客中心
斯創視窗
都市博物學
山林博物學
培訓與顧問
滿月圓遊客中心
01-森林與氣候
02-林業生產循環
03-請問老斯(森林Q&A)
04-拜訪森林的理由
斯創介紹
04-拜訪森林的理由
首頁
04-拜訪森林的理由
斯創
視窗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27-在森林裡進行國際議題思辨】
2025-04-23
氣候變遷、森林碳匯及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等議題不僅是全球治理的重要方向,也是新世代學生高度關注的核心內容,除了課堂內的理論學習,學生更需要透過實地參與,深化對議題的理解與體會。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26-在森林裡的地理課】
2025-04-16
林業在氣候變遷及現代環境議題裡無疑是重要一角,對地理科教師來說,拜訪生產性人工林更是一趟特別的旅程。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25-森林是大海的戀人】
2025-04-09
森林,不僅是陸地上最重要的生態系之一,更是海洋無聲的守護者。森林不僅過濾雨水,還有鞏固土壤、緩衝洪水及減少表土沖刷的功能,使潔淨的水源最終能穩定且緩慢地注入海洋,孕育珊瑚礁與各式海洋生物的生態系,這層層相扣的自然關係,需要親身體會才能了解山與海的「戀人物語」。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24-MIT國產材課桌椅正夯】
2025-04-02
從學生身分變成大人的我們,有沒有發現正面對全球環境變遷與淨零排放實踐議題的當下,對環境永續的自然材質「木材」重新被大眾關注,也因此木頭課桌椅「正流行」回來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23-讓森林融入日常穿著】
2025-03-26
許多產業正在反思如何從基礎出發,將永續發展納入核心策略,包含落實綠色供應鏈管理、導入節能設備、減廢與回收、開發綠色產品、落實企業社會責任,透過綠色轉型,提升品牌價值,對企業來說更是競爭力的提升。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22-國產辦公家具的材料溯源】
2025-03-19
在企業內部從辦公室裝潢到日常採購,都可以選擇環保建材、回收材料或FSC認證木材,確保所使用的資源源頭來自永續管理的產業,落實對環境的承諾,不僅能降低對環境的影響,也能提升品牌價值,朝向更具責任感與競爭力的永續經營模式邁進。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21-照顧森林,也照顧員工】
2025-03-12
基於企業社會責任的回饋與服務,近年來企業鼓勵自己的員工與員眷一起共同付出對環境友善的實際行動,既可增加同事之間的交流互動,也可提升員工自身對社會價值探索的心理滿足,是企業永續性策略不可或缺的一環。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20-企業志工的回饋森林行動】
2025-02-26
企業志工隨著CSR(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而興起,希望鼓勵員工參與公益服務,在回饋社會的同時,展現企業對社會的承諾與影響力。透過團隊合作強化向心力,進一步提高員工滿意度與忠誠度,建立具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文化,深化內部價值觀。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19-親近森林的品牌價值展現】
2025-02-19
在2050淨零排放全球目標的拉動之下,「零碳排、零污染、零廢棄」的永續經營模式除了在小農等獨立品牌中實踐,大型企業、國際品牌也努力邁向循環經濟的運作,友善環境的程度也在消費市場中成為大眾關注的選物指標之一。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18-企業碳權專案深度踏查】
2025-02-12
身在「企業」的您,近年來一定也感受到整個大環境及國際趨勢對於「減碳」的關切與需求,甚至感到碳焦慮!企業端在努力減碳的同時,如何增匯或是取得碳權(在臺灣稱為減量額度),也成為了企業界關注的焦點,而森林碳匯則被視為透過自然解方貢獻減碳增匯的重要策略。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17-走進臺灣哪啊哪啊神去村】
2025-02-05
在森林裡,人與世界的距離拉遠,與自己的對話卻變得清晰。森林的廣闊與深邃,讓迷失的人明白,所有困惑與低谷都只是人生長河中的一瞬,而前方,總會有出口。對一群特別的專業人員而言,森林本身即是出口和解答。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16-林業體驗與永續旅遊的結合】
2025-01-22
許多人在追求旅遊的品質上已跳脫以往走馬看花的方式,越來越多人願意花較多時間規劃行程,進行各類知性和感性的體驗,更期望擁有愉悅遊憩體驗的同時,也讓在地文化、經濟及自然環境都能平衡獲利,方方面面皆能更永續的旅遊型態。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15-半島除了大海,還有山林】
2025-01-15
長期在恆春半島生活的居民,由於在地產業大多從早期的農漁業轉移到旅遊服務業,其中遊憩行為以水域活動為主,以至於大部分恆春居民從未聽過「人工林」的概念,更別說是以人工林為基礎的林產業鏈。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14-環境教育人員的森林主題增能】
2025-01-08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針對「森林碳匯」研提路徑藍圖,而各分署轄下的自然教育中心,以「促進公眾參與永續森林經營」為下一個十年(2022-2031年)三大願景之一,逐步優化既有的課程活動和服務型態。作為環境教育教師,必須對欲溝通的林業議題有全面了解,才有可能帶出有溫度、有深度、有「林」感的課程活動。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13-公務機關的永續森林培訓】
2025-01-01
「林業」無論在民間或是公務機關裡,至今已是一項歷史悠久的業務,是什麼原因讓現在辦理林業相關業務的公務人員,相對較難走到林業現場,總是和「真實的林業」隔了一層紗呢?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12-永續農遊體驗的森林取經】
2024-12-25
臺灣合法登記的休閒農場及休閒農業區以農業資源為基礎,結合在地的自然景觀、人文特色以及農業生產,其中不乏有曾經發展過林業、正在發展林木相關產業、甚至是擁有大片山林卻不知該如何開始進行永續林業經營的農業夥伴,也在近期的森林永續議題浪潮中,開始關注林業循環所帶來的休閒旅遊契機。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11-環境學習組織的永續發展教育對談】
2024-12-18
森林提供豐富且多元的食物、林產物為在地家庭提供了超過20%的家庭收入、森林保護著世界上大部分的陸地生態系、森林是調適氣候變遷的要素…,這些森林生態系服務能促成每一個SDGs的達成,因此關切各面向的永續議題,森林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出發點。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10-異業學習.森林循環經濟】
2024-12-11
「循環經濟」的概念在於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減少浪費和污染,確保地球有限的資源能以循環再生、永續方式被使用,達到資源循環零廢棄的目標。而森林是可再生資源,不只符合循環經濟中的3R原則,全株利用的作法也讓以往僅提供原木資源的林業再創新的商業價值。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09-走入國際FSC驗證的永續森林】
2024-12-04
通過FSC國際森林驗證的人工林不只在國外才能看見,在臺灣,私人林場主也努力導入FSC森林驗證制度,讓使用木材這件事既合法又兼顧社會、經濟與環境的責任。如今,也歡迎大家一起走入通過FSC森林驗證的林場,瞭解在地林業永續的運作模式。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08-森林裡的企業團隊建立】
2024-11-27
團隊建立活動類型非常多種,如運動競賽、冒險體驗、桌遊解謎等都是能激勵團隊關係的好機會,但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在團隊建立之餘又能吸收新知識,進一步扣接企業/組織的核心價值,達到育樂兼備的雙重目標?那麼,拜訪森林也許是團隊建立的新配方。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07-前往森林的客戶回饋方案】
2024-11-20
在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重視ESG永續發展的浪潮下,客戶福利以及顧客關係經營是社會責任的一部份,企業運用品牌影響力,透過客戶回饋方式讓更多人有機會走入森林,了解永續森林經營的實務面,不僅同時為環境保護添一份力,也能提供企業會員優質教育體驗的價值,建立與會員之間的綠色信任。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06-走入森林,提升企業幸福感】
2024-11-13
森林所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對人類、動植物以及地球生態所帶來的許多好處和功能,這些功能不僅涵蓋了生態保護,也包括了人類的健康、經濟和社會福祉,「森林療癒」也是其中之一,強調森林對人類身心健康的促進作用。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05-企業永續部門的主題增能】
2024-11-06
在國際ESG的永續浪潮下,企業們都必須關心全球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議題,及不同的氣候情境下企業可能會面臨的風險與機會。森林,不僅是氣候變遷下重要的自然解方,也在生物多樣性維繫中扮演重要角色,更是企業減碳目標的路徑裡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04-用企業行動,照顧生物多樣性】
2024-10-30
同為生產林木資源的人工林場,也能透過經營行為和生態監測來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達到永續利用的目標,呼應《昆明‒蒙特婁生物多樣性行動框架》(K-M GBF)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03-認識家鄉林業的現代發展】
2024-10-23
各國在禁止毀林的前提下,一邊進行天然林保育的同時,也再次審視人工林妥善經營的重要性及其在森林碳匯上的效益。加上人類對林木資源有著一定程度的需求,因此人工林的永續經營與合理利用議題已是永續潮流中的當代顯學。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02-找回家鄉過往的林業記憶】
2024-10-16
曾經帶動臺灣經濟的林業痕跡逐漸消散,使「故鄉林業」變成家中長輩的口述歷史,讓後輩子孫似乎有跡可循,但又找不著根源。重新回到森林,是追溯家鄉林木產業必經之路。
閱讀更多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01-森林是故鄉的連結】
2024-10-09
為了打造一條原住民孩童及青少年於成年後,能留鄉及返鄉的就業道路,至善基金會與斯創教育工作群一起,帶著新竹縣五峰國中的孩子來到他們熟悉的林場,一個家中長輩們曾經在此打拼過的森林,足夠讓一家大小溫飽的森林。
閱讀更多
滿月圓FB
文創商品
聯絡斯創
×
聯絡斯創
*E-mail
*姓名
先生
小姐
電話
*手機
*諮詢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