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拜訪森林都有不同的理由,又或許不需要理由,那你呢?
「地理學」是瞭解、研究與規劃人類社會空間及環境議題的基礎學科,在學校地理科進入「農、林、漁、牧」主題時,是讓學生了解人類如何利用自然環境進行第一級產業活動,並探討這些活動如何受到自然條件與人文因素影響,以及它們對環境與社會的相互關聯。在臺灣,農、漁、牧業對大眾來說普遍不陌生,而「林業」因時空背景影響,無論是在學校的課室裡或是真實環境中都相對來得不熟悉,直到近年才有機會能在永續人工林場中來瞭解林產業。
▋ 探究與實作的實踐場域~進化版教科書
林業在氣候變遷及現代環境議題裡無疑是重要一角,對地理科教師來說,拜訪生產性人工林更是一趟特別的旅程。斯創與全國地理學科中心的師長們,一同走入作業中的人工林場,用深入且貼近現地的角度,認識林業生產循環以及臺灣林業發展的脈絡與故事,深度瞭解、實地踏查。
透過接觸真實的林業現場,提升地理學科教師的專業知能,同時教師們也思考未來學生在永續林業主題中,如何透過素養導向的「探究與實作」課程,以探究問題為根本,進行森林主題跨學科間的整合。以問題引導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出高層次思考與實作能力,讓學生有機會更深入地從永續森林經營主題,認識林業、認識森林在全球環境變遷與淨零排放議題中的重要性,讓林業不再只是課本中的容易被忽略的單元與文字。
▋ 打開真實世界的課本~為職涯旅讀
地理學科是一門關於自然和人文環境的研究,尺度從地方到全球,研究人類活動和自然、人文環境間的關係,而森林主題是跨科際整合的學問,其中森林經營可以結合現代科技、議題和創新內容,如:航遙測、光達、GIS系統、智慧育苗、林業重機具等科技應用,以及透過森林測計累積森林經營及森林碳匯數據資料庫,和林業後期的森林伐採(收穫)、製材加工、木材設計與應用技術等,無論從哪一個面向切入,都是一門值得透過體驗深入了解、探究的產業,對於學生來說除了知識的累積及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外,也可幫助學生在人生職涯找到新方向。
「林業」不僅僅是種樹或砍伐那麼簡單,更是一項長遠為環境永續守護與規劃的產業,不只是選擇一份工作,更是一種責任與信仰。尤其在氣候變遷尚未減緩的今日,森林的角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關鍵。期待從地理學科出發,結合各科領域,打開真實世界的課本,讓學子有機會認識及跨足林產業,為地球的未來鋪設一條永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