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鳥,難不難?

賞鳥,難不難?

來自北方的嬌客

寒冬將至,許多從北方來的嬌客,在早晨上班上課的交通尖峰,正在以行列飛翔於都市叢林的天際線上,在灰濛濛地天空中增添了不少特別的線條。

那些從北方來的嬌客,多為雁鴨、鷸鴴、或是鷺鷥科的水鳥,這些名詞聽起來有點難度的鳥兒,其實就在你我生活周遭的環境中就可以看見:
常去散步的公園,水池邊可能就會有大白鷺和蒼鷺;沿著河堤騎著腳踏車,水面上就有一群水鴨正在悠閒的滑水;坐著捷運往郊區一點的地方,草地上、樹叢中會躲著一些小型鳥正在積極地填飽因長途跋涉而餓壞的肚子。在冬季的都市裡,這群從遠方而來的小精靈在僅存不多的綠地或是自然環境中,在此安居休息,等待者隔年氣候漸暖之時,再返回北方繼續下一趟生命之旅。這樣年復一年的盛況,吸引了眾多賞鳥人士趨之若鶩。

賞鳥,難不難?

可能很多沒接觸賞鳥的人都認為賞鳥一定要有高級的器材設備、腦袋要背足至少一百種鳥類的名字才能參與其中,但其實賞鳥不一定要清楚知道鳥類的名稱,我們依然能從鳥兒的身形、羽色或是鳴叫聲中體會到鳥兒的美麗和可愛。你只需要準備一台自己看了不頭暈、順手的雙筒望遠鏡、一本鳥類圖鑑(或是下載手機APP)就可以開啟你與鳥兒的邂逅。進階一點的,可以在許多賞鳥熱點與人討論交流,甚至是加入一些賞鳥路線的導覽活動,你將能一步步踏進賞鳥的樂趣中。


觀察,是我們接觸賞鳥的第一步!

或許,第一次接觸賞鳥還是茫然的你,可能會先陷入翻圖鑑翻到天荒地老還是找不到鳥種的窘境,我們可以先從好好觀察一隻鳥開始,從外表觀察牠的羽色(全身白?腹部黑?)、身形(像鴨子、雞或是鴿子?),或是觀察牠如何飛翔(高空滑翔?波浪狀軌跡?)、如何行走(大搖大擺?用跳的?),或是觀察牠的行為舉止(在睡覺?吃東西?打架?!),從以上的觀察和辨別,就是在為你的觀察紀錄進行了簡單的分類,這樣從觀察、分類到辨別的過程,也很適合培養孩子的自然觀察能力,可愛的鳥兒,也可以是親子接觸自然的最好媒介。

或許家長會反應「小鳥都跳來跳去躲在樹叢中,小朋友都看不到,該怎麼辦呢?」那我們就從觀察冬候鳥開始吧!鷺鷥、雁鴨、鷸鴴們,喜歡在開闊的水池、灘地成群結隊行動,且種類甚多,對於初學者而言是較容易仔細觀察的對象,等天氣漸涼,就是這些北方嬌客來臺灣過冬的時候了,趕快帶著望遠鏡,和孩子一起到戶外賞鳥觀察這些可愛的都會精靈吧!
  •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