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森林的理由12-永續農遊體驗的森林取經】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12-永續農遊體驗的森林取經】

2024-12-25
臺灣合法登記的休閒農場及休閒農業區以農業資源為基礎,結合在地的自然景觀、人文特色以及農業生產,其中不乏有曾經發展過林業、正在發展林木相關產業、甚至是擁有大片山林卻不知該如何開始進行永續林業經營的農業夥伴,也在近期的森林永續議題浪潮中,開始關注林業循環所帶來的休閒旅遊契機。
【拜訪森林的理由10-異業學習.森林循環經濟】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10-異業學習.森林循環經濟】

2024-12-11
「循環經濟」的概念在於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減少浪費和污染,確保地球有限的資源能以循環再生、永續方式被使用,達到資源循環零廢棄的目標。而森林是可再生資源,不只符合循環經濟中的3R原則,全株利用的作法也讓以往僅提供原木資源的林業再創新的商業價值。
【拜訪森林的理由03-認識家鄉林業的現代發展】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03-認識家鄉林業的現代發展】

2024-10-23
各國在禁止毀林的前提下,一邊進行天然林保育的同時,也再次審視人工林妥善經營的重要性及其在森林碳匯上的效益。加上人類對林木資源有著一定程度的需求,因此人工林的永續經營與合理利用議題已是永續潮流中的當代顯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02-找回家鄉過往的林業記憶】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02-找回家鄉過往的林業記憶】

2024-10-16
曾經帶動臺灣經濟的林業痕跡逐漸消散,使「故鄉林業」變成家中長輩的口述歷史,讓後輩子孫似乎有跡可循,但又找不著根源。重新回到森林,是追溯家鄉林木產業必經之路。
【拜訪森林的理由01-森林是故鄉的連結】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01-森林是故鄉的連結】

2024-10-09
為了打造一條原住民孩童及青少年於成年後,能留鄉及返鄉的就業道路,至善基金會與斯創教育工作群一起,帶著新竹縣五峰國中的孩子來到他們熟悉的林場,一個家中長輩們曾經在此打拼過的森林,足夠讓一家大小溫飽的森林。
請問「老斯」Q25-一般人想加入林業,有門檻嗎?

山林博物學

請問「老斯」Q25-一般人想加入林業,有門檻嗎?

2024-09-18
或許有人已經離開校園,投入職場一段時間之後才興起加入林業行列的念頭。就現實層面來說,相信這樣起心動念的朋友們也一定會考量到自己過去在校所學以及目前的本業跟林業之間的差距。那麼,一般人想加入林業的話有門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