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森林的理由20-企業志工的回饋森林行動】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20-企業志工的回饋森林行動】

2025-02-26
企業志工隨著CSR(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而興起,希望鼓勵員工參與公益服務,在回饋社會的同時,展現企業對社會的承諾與影響力。透過團隊合作強化向心力,進一步提高員工滿意度與忠誠度,建立具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文化,深化內部價值觀。
【拜訪森林的理由19-親近森林的品牌價值展現】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19-親近森林的品牌價值展現】

2025-02-19
在2050淨零排放全球目標的拉動之下,「零碳排、零污染、零廢棄」的永續經營模式除了在小農等獨立品牌中實踐,大型企業、國際品牌也努力邁向循環經濟的運作,友善環境的程度也在消費市場中成為大眾關注的選物指標之一。
【拜訪森林的理由18-企業碳權專案深度踏查】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18-企業碳權專案深度踏查】

2025-02-12
身在「企業」的您,近年來一定也感受到整個大環境及國際趨勢對於「減碳」的關切與需求,甚至感到碳焦慮!企業端在努力減碳的同時,如何增匯或是取得碳權(在臺灣稱為減量額度),也成為了企業界關注的焦點,而森林碳匯則被視為透過自然解方貢獻減碳增匯的重要策略。
【拜訪森林的理由17-走進臺灣哪啊哪啊神去村】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17-走進臺灣哪啊哪啊神去村】

2025-02-05
在森林裡,人與世界的距離拉遠,與自己的對話卻變得清晰。森林的廣闊與深邃,讓迷失的人明白,所有困惑與低谷都只是人生長河中的一瞬,而前方,總會有出口。對一群特別的專業人員而言,森林本身即是出口和解答。
【拜訪森林的理由16-林業體驗與永續旅遊的結合】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16-林業體驗與永續旅遊的結合】

2025-01-22
許多人在追求旅遊的品質上已跳脫以往走馬看花的方式,越來越多人願意花較多時間規劃行程,進行各類知性和感性的體驗,更期望擁有愉悅遊憩體驗的同時,也讓在地文化、經濟及自然環境都能平衡獲利,方方面面皆能更永續的旅遊型態。
【拜訪森林的理由14-環境教育人員的森林主題增能】

山林博物學

【拜訪森林的理由14-環境教育人員的森林主題增能】

2025-01-08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針對「森林碳匯」研提路徑藍圖,而各分署轄下的自然教育中心,以「促進公眾參與永續森林經營」為下一個十年(2022-2031年)三大願景之一,逐步優化既有的課程活動和服務型態。作為環境教育教師,必須對欲溝通的林業議題有全面了解,才有可能帶出有溫度、有深度、有「林」感的課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