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明天會更好的現象

七個明天會更好的現象

一個難得不讓人沮喪的環境故事

加拿大蒙特婁市一條繁忙的街道上,一座實體大小的北極熊雕像正融化著,逐漸露出冰雕下駭人的青銅製骨架。藝術家馬克‧科雷思(Mark Coreth)說,這座展示不是裝飾,而是個警告,告誡世人「氣候變遷正在殺害像北極熊這樣倚賴海冰為生的野生動物」。類似的末日警訊202212月在蒙特婁市四處上演,隨著190多國代表造訪並召開COP15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預計在會中討論出不再讓生態系惡化的計畫。而會場外離融化的北極熊不遠處,立著一座6公尺高的巨型疊疊樂,象徵生態系搖搖欲墜的風險,以及生物間彼此依存的重要性。

這些展示雖然令人感到絕望,卻也不是空穴來風。科學家估計,未來數十年內將有大約一百萬個物種面臨滅絕,而鳥類和魚類這些主要的動物族群,也將在半個世紀內減少七成。一項發表於國際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的研究指出,按照目前的趨勢模擬,2050年以前全球一成的野生生物將會消失。雖然這些警告令人無法忽視,有許多現象仍告訴我們地球的未來有望。讓我們從COP15開始,了解這些激勵科學家及原住民領袖們致力於生物多樣性的原因。

  1. 越來越多人開始談論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正如許多環境運動中的其他專業術語,試圖涵蓋太多概念:像是全球的物種,生態系以及物種身上有的遺傳物質。但這個字近來在眾人間越來越朗朗上口,皮尤慈善信託基金會國際保育資深專員瑪莎‧卡琳妮娜(Masha Kalinina)認為是正面的現象。她說:「我們將環境視為整體進行保育,而不僅僅著重在氣候上,這是個很成功的故事。」COP15的許多代表也認為這是針對生物多樣性最大且最重要的會議,超過190國的17,000名以上代表出席。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 WWF)主席馬可‧藍寶提尼(Marco Lambertini)202211月的一場記者會說到:「『自然』這個議題首次在政治及企業層級被高度討論。」這反應出人們開始瞭解到:傷害自然的事物也會傷害人類。

  1. 更多人意識到「對野生生物有益的也會對人類有益」

康乃爾鳥類學實驗室主任亞曼達‧羅德沃(Amanda Rodewald)說:「要說服所有人關心鳥類是件很難的事情,如果這是我主要的工作目標,我可能沒辦法保持積極樂觀。但當我們再深入探討,發現需要為鳥類做的事,其實跟人類健康和福祉是同一件事。」像是重建紐約沿岸的濕地,除了可以保育尖尾沙鵐這種受到威脅的鳥類之外,同時也降低周遭的建築受風暴侵襲造成的損害。美國邁阿密及佛羅里達州沿岸的珊瑚礁復育也能保護沿岸城鎮免於颶風帶來嚴重的衝擊。許多科學家同時也指出,保護森林能降低人畜共通疾病散布到人群的風險。在這樣的基礎下,就算對野生生物再不以為然的人也願意進行自然保育,因為這也是對他們有益的事。類似的概念近年來被稱作「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並逐漸成為另一個流行語。羅德沃提到:「我們的福祉向來都跟自然保育息息相關。」

  1. 用創新工具追蹤動植物

COP15主要目的是讓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簽署國同意超過20項的環境目標。這些國家同意後,下一步則必  須衡量這些目標的成敗。其中一個指標是計算特定範圍內的動植物是否隨著時間增減,科學家們因此發展出許多用在大範圍內統計物種的新科技。其中一項叫eDNA或者環境DNA的工具特別受歡迎,它可以在水中、土壤或空氣中偵測動物的基因組。如果科學家需要計算一座池塘或一條河川裡跨年度的生物相變化,只要每年分別收集一小份水體樣本就行了,不必像過去一樣跋山涉水。其他還有以環境音偵測鳥類、青蛙和鯨魚的AI科技,有點像野生動物的Shazam應用程式的概念。除此之外,科學家也大量運用衛星和空拍影像監測森林的變化,特別是容易發生野火和非法放牧的地方。

  1. 許多物種和生態系正逐漸恢復

10年來,我們聽到的環境故事都和野生動物數量的減少有關:美國有23種動物已宣布滅絕,20%的爬蟲類面臨威脅,而海裡也時常發生大型船隻衝撞鯨鯊致死的事件。但依照RARE非營利組織主席迦勒‧麥肯南(Caleb McClennen)所說,世界各地仍有物種逐步復甦。「有些物種在我們大半輩子的時間裡持續減少,但現在總算聽到牠們的數量不減反增的好消息,像是亞洲的老虎,印度和尼泊爾的老虎數量在過去10年內倍增。水獺也回到美國中西部水域,其他包含加州禿鷹、美洲鱷和座頭鯨,甚至像聖露西亞鸚鵡等比較不知名的物種,數量上也有恢復的跡象,有許多成功的故事等著我們發現。」從更大範圍的角度看來,許多生態系也在恢復中。一份202212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超過18個國家,總計有14百萬公頃,大約是希臘全國面積大小的土地正在復原中,包含佛羅里達州沿岸珊瑚礁復育計畫等,其他計畫範圍也可以在Restor網站上瀏覽。

  1. 金融機構認知到衰退的生態系對投資有害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資料顯示,全球約半數的經濟產出與生態系及野生生物有關,像是昆蟲為經濟作物授粉,濕地淨化水質等,類似的生態系服務驅動著經濟成長所以,「當自然環境衰退時會發生什麼事?」全球主要金融機構總算開始提出這個問題。特別是在COP15會議上,許多銀行、避險基金及其他投資人開始在公司內部推動評估「自然風險」,例如當昆蟲族群數量崩解的事件發生,會如何影響以販售昆蟲授粉的天然食品為主的公司。另一方面,各國政府、投資者和基金會正投注史無前例的金額在保育行動上。以歐盟為例,將在20212027年花費70億歐元執行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育。其他主要經濟體,像日本和荷蘭也在COP15會議宣布將投入巨額國際基金。這也代表以保護自然環境為主的非營利組織將吸引更多資金,也有其他基金會順勢成立,例如貝索斯地球基金會。來自Campaign for Nature的總監布萊恩‧歐當奈(Brian O’Donnell)說:「過去不曾把焦點放在環境議題的基金會開始意識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我們也因此發現許多慈善援助的機會。」

  1. 原住民和在地社群總算得到關注

COP15會議中有個不斷出現的統計數字:全球各處在地社群保護了80%現存的生物多樣性,這在環境運動的歷史上是重要的轉捩點。因為過去環境主義人士視自然為純粹的荒野,不允許任何人類行為,使得部分在地社群被逐出家園。但現在多數環境人士認為當地居民通常是執行保育最適合的力量,也證明人與自然是能夠共存的。COP15會議其中一項重要的議程是:衡量各處在地治理的土地達成保育目標的程度。歐當奈說:「全世界在保育上有了新的典範能夠依循,包含當地居民、捐助者、政府及非政府組織間的合作,這樣的發展也給了我希望。」

  1. 超過190個國家達成自然保育的協議

最大的希望或許是COP15會議結束前幾天,來自超過190個國家達成23項關於自然保育的協議,其中最重要的是「30 by 30」目標,預計在2030年以前將全球30%海陸面積劃為保護區。這項被稱為「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協議包含已開發國家必須在2030年以前援助開發中國家300億美元的保育基金,不僅比現行援助金額高出3倍,更佔所有援助計畫總額15%。雖然這項協議不像巴黎協定具有法律約束力,也未納入某些環境人士認為能夠阻止物種滅絕的重要目標,但布萊恩‧歐當奈仍將這個框架視為劃時代的協議。他是「30 by 30」這項目標的重要推手之一,在看到這個協議成立時,他表示:「幾年前這樣的協議看起來是個不可能的目標,但我們現在做到了。未來我仍會全力以赴!」

 

資料來源:

  •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