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博物學】企業旅讀ESG、淨零排放、森林碳匯的新選擇

【山林博物學】企業旅讀ESG、淨零排放、森林碳匯的新選擇

大氣中越來越多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正在威脅人類文明,更切身感受的則是全球氣候變得越來越難捉摸,高溫熱浪、乾旱、風災、森林大火等,在全世界各處頻繁致災,人類文明發展的未來,蒙上了一層又一層來自環境及氣候挑戰的陰影。如果全世界能鼓起勇氣、拿出膽識,共同努力在這件重要的事情上,人類永續發展的路才能漸漸露出曙光。我們不是沒有改變,只是動作稍慢了些,從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地球高峰會到京都議定書,再到巴黎協定,全世界一起在凝聚共識,共同思考如何能有效降低二氧化碳及溫室氣體對全人類的影響。

身為「企業」的您,除了在臺灣社會之中扮演經濟生產及提供各式服務的角色之外,近年來您一定也感受到整個大環境及國際趨勢對於「減碳」的關切與熱切需求,甚至感到碳焦慮!ESG、淨零排放、碳盤查、碳交易、碳匯、碳稅等各式政策與專有名詞應運而生,您不可能漠不關心,不僅需要詳實的認識與理解這些內涵之外,也需要讓企業內部的所有同仁具備碳理解與碳認同。這幾乎是全民運動,企業端更是要追上腳步,因為在全球化的世界裡,停止腳步或置身事外,往往就是邁向休止的那一刻。
 

▋ 森林碳匯除了是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關鍵之外,更可衍生更多的附加價值

企業在邁向碳中和或淨零排放的路途中,除了藉由自身的碳盤查、碳減量之外,當自身的碳排放經由各式碳減量措施仍無法達成碳中和時,就需要向外購買碳權來將自身的碳排放進行抵銷,藉此達到淨零或碳中和的成果。其中,由森林碳匯而來的碳權,在碳交易市場中具有較高的價格,其原因就在於植樹造林除了具有碳匯的效益之外,更可以兼顧國土保安、水源涵養、維持生物多樣性、休閒育樂、木材與林產、文化傳承、美學等多元功能與價值。也就是說,當我們照顧好森林,森林就會回饋給我們這麼多樣的生態系服務價值,更可以幫助人類社會永續發展,降低來自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挑戰。
​​​​​​​

▋​​​​​​​ 讓山林博物學活動幫助充實企業的ESG及淨零排放DNA

在臺灣許多的人或許都沒意識到,臺灣的森林覆蓋率超過60%,跟世界各國相比,我們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但在都市化、人口往大城市集中的進程中,大部分的人與森林漸行漸遠。因此,我們對森林所提供的服務感受不深,對於臺灣的永續林業發展仍停留在舊時代的刻板印象,企業端在CSR及ESG的關注上,亦較少去思考到森林帶給整體臺灣社會及企業端的價值,或許藉由全球對於碳議題的重視,幫助大家一起回頭審視臺灣的永續森林經營如何在企業CSR及ESG面向上有所著墨。

斯創教育工作群長年關注永續森林經營議題,推出多元且豐富的山林博物學活動,藉由與產、官、學界異業結盟方式,在其中扮演專業資訊轉譯及大眾溝通介面的角色,有請達人共同帶路,走入真實的「林場感」,在森林環境、林業經營現場、生產性人工林、製材廠、木材加工廠等,推出綠色療癒、生態探索、自然藝術、步道健行、產業體驗、木育活動、深度研習、職人培力等各式活動。企業端可以藉由教育訓練、員工內部增能、深度旅遊、團隊建立等形式,在山林博物學活動的安排下,認識與理解各種與森林有關的議題與內容,充實企業的ESG及淨零排放DNA,進而認同永續森林經營與森林碳匯的精神與內涵。
 

▋ 企業一定要來參與山林博物學活動的四大理由

  1. 親自走入具有永續森林經營理念的森林現場,帶您親手操作了解一棵樹到一片森林如何固碳增匯,體會淨零排放的目標與內涵。
  2. 實際走入不對外開放的林、木業經營第一現場,了解臺灣林產業的永續發展及未來,連結企業ESG方案與林木業永續發展的可行性。
  3. 走訪全臺各類型的森林樣貌與經營樣態,了解森林生物多樣性的內涵與價值,思索企業的營運如何降低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生物多樣性議題從2022年開始,也成為主要永續指數編製與評鑑公司評比企業永續作為的重要依據)
  4. 活動以輕鬆、有趣、動手操作、感官體驗等方式,幫助企業認識森林多元的生態系服務價值,讓企業在不毀林承諾的基礎下,如何藉由更進一步的企業具體作為,幫助臺灣森林的永續經營。

斯創期待,當更多人回到森林裡工作,除了照顧好森林,兼顧生物多樣性,更能發揮森林的多元功能,創造臺灣林產業的再生,也讓森林碳匯與碳權持續且穩定地在淨零排放的路徑上發揮價值!
  •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