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到家,石頭開花~製材率

人工林小樹苗歷經數十年的時間長大成樹,在進行製材-大剖之前,面對每一根經時間淬煉而成的原木,對每位經驗老道的師傅而言好比期待著打開盲盒。如何取得最大利用,是師傅們的成就感來源。關於「製材率」,指的是原木被製作成木材的比例,製材率越高,也就代表著原木被完整使用的程度越大。可以想像成平常我們在削切水果的時候,通常也希望皮削得越薄越好,才能享用最多的果肉。而一根原木的製材率有多少,關鍵就在大剖下去的第一刀!

不同的樹種以及原木來源(針/闊葉林或漂流木)都會影響大剖第一刀的走向,例如有的樹木圓心容易有裂痕、有的樹心會中空,如果是漂流木甚至可能還會摻雜碎石或泥沙,剖木時有損壞刀械機具的風險。因此怎麼剖才能下完美的第一刀,仔細觀察、反覆思考和討論,可能讓製材率達到100%,沒有一絲浪費,靠的都是製材師傅的經驗與技術。但是通常無法如此完美,以製材率而言能達到70%就非常厲害,所以經驗十足的製材師傅可說是木材加工廠的終極秘密武器!

鋸開後的木板會有不同的紋理,基本上有兩種,第一種呈現一條條平行的線條,像千層蛋糕剖面一樣,這是徑切面的板材,師傅習慣上稱作「MASA」(日文發音);另一種會有山形紋路,很像地圖上的等高線,這是弦切面的板材,習慣上稱作「MOKU」。不論是MASA或者是MOKU,都是最美麗的自然藝術,快去看看自己家中的木傢俱大都是哪種切面呢?

  •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