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生活旅圖誌13-臺灣木育玩具的創新設計與永續發展】


木育玩具的設計與應用,不僅仰賴傳統工藝技術,更需要結合創新思維與永續理念的支持,才能讓木材發揮最大價值,提供大小朋友自然、安全的遊戲體驗。前面我們分享過臺灣各地與木育相關的親子館、教育空間,甚至展示館,都展現出各自不同的特色,這些木育場館除了需要良好的展示空間,也少不了木育玩具來豐富其教育與互動的效果。


▋ 從設計到林木教育推廣的實踐

木玩具的設計核心在於利用木材的天然屬性,創造出能啟發兒童心智又能兼顧環境友善的產品,不同於塑膠玩具,木製材質通常具有溫潤的觸感且更為耐用。木玩具的設計不僅注重美學,有不少業者更是融入了「玩中學,做中學」的教育理念,更是發展STREAM教育的重要媒材,讓孩子在遊戲中發展空間概念、手眼協調及創新思考的能力。

例如台灣玩具教育發展協會從最受孩童歡迎的扮家家酒概念出發,木製的《紅豆餅》與《豬血糕》結合臺灣的美食文化特色,將木頭玩具也能玩出道地的臺灣味;和誼.玩具國推出的《木字積木》以中文的「木」字為基礎,透過堆疊變化啟發孩童對文字結構的認識;知音文創《Wooderful life》的木材系列文創藝品,創造出富有文化情感的木質禮品,如玩具、音樂盒、燈飾等,結合現代設計與傳統工藝,成功將臺灣木製產品推向國際市場。



▋ 學術界木質創新設計投入 

「木質材料」在臺灣的高等教育中,經常是培養材料科學、林產利用、工藝與設計人才的「必修課」,讓學生從基本材料特性、加工技術、到設計與應用,增加對木材的實際操作經驗。而國立嘉義大學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則將木材與設計結合成獨立的科系,讓木質材料的應用更加全面。

《嘉義大學-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及《屏東科技大學-木材科學與設計系》更在木育產品的創新與設計中扮演關鍵角色。兩系皆著重於產品家具、木材科學與空間設計三大專業領域,學生作品不僅追求商業價值,更注重設計理念,並順應時代潮流結合人文與消費者需求,創造出新穎又實用的作品。例如嘉義大學2025年「木蘊無盡」畢業專題成果展的「趣拼椅」,利用七巧板元素融入座椅設計,讓孩子能邊玩邊使用,兼具趣味與實用性;屏科大在屏東縣政府主辦的「林x未來—屏東永續林業探索特展」也展出了機器人造型積木盒與圈圈叉叉等有趣的互動遊具。同時,透過學術研究的搭配,德國紅點設計獎及 iF Design Award 室內設計組大獎也都曾出現該系學生的身影,展現木材應用的無限可能,並為未來木育玩具在材料與設計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臺灣的木質產業在木育玩具設計方面不僅展現了卓越的創意與工藝,更肩負著環境永續與教育發展的使命,從木育玩具的創作到木材科學的研究,讓木製品走向國際,透過不斷的創新與跨界的合作,臺灣的木育玩具將持續為世界帶來更有溫度且有意義的產品,同時也能為臺灣的木材產業開創更廣闊的未來,讓木材成為連結自然與文化的重要橋樑。 

  •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