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玩聚正式營運:在嘉義市與五木一起玩出永續未來


2025年8月29日,由 斯創教育工作群 與 國立嘉義大學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 攜手打造的木育實驗空間—《木玩聚》,正式與大家相見。這座位於嘉義市舊監宿舍群的小型場域,宛如城市中的森林角落,靜謐而溫馨,以木為媒,串起人與自然、教育與永續的深刻連結,為嘉義木都注入新活力。
 

森林植感的木育實驗室
 

《木玩聚》空間不大,卻蘊含豐富的森林記憶。從有生產履歷的國產材課桌椅,到森林主題繪本與各式木玩具,讓大朋友、小朋友都能透過五感體驗木頭的溫潤與生命力。這裡不只是遊戲場,更是認識森林、生活、生態與永續的「植」感所在。
 

在這個快速數位化的時代,《木玩聚》提供一種回歸的可能。爸媽不需要成為教育專家,只要坐下來,和孩子一起以五感體驗木玩具,就能共享一段單純卻深刻的親子時光。這裡,是孩子的遊樂場,也是父母重新找回陪伴溫度的地方。


 

木玩具:啟發心智的自然媒材
 

木玩具的魅力在於它的「木質純粹」,不依賴聲光與鮮豔色彩,而是透過形狀、重量、紋理與結構,讓孩子在觸摸中理解世界。積木可以是房子,也可以是城堡;木球既是遊戲道具,也能成為物理實驗素材。這些開放式的玩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耐心與專注力,更是 STREAM 教育的重要媒材。
 

對成人而言,木頭的溫潤觸感與自然紋路,也是一種療癒。在《木玩聚》裡,木材不只是材料,更是一種情感的載體,一種回到單純的力量。


 

森林繪本:閱讀中種下永續的種子
 

《木玩聚》精選多本森林主題繪本,強調「森林與人的關係」。透過共讀,孩子不只學習自然知識,更在故事中理解萬物共生、生命循環的概念,培養同理與觀察力。這些閱讀經驗,將成為孩子理解世界、關懷自然的起點。


嘉義木都的心臟在跳動
 

嘉義舊監獄興建於日治時期大正八年(1919),後因房舍設備老舊,無法滿足現代行刑需求而遷建,原址於2012年被指定為國定古蹟,宿舍群也因木造建築的歷史價值而被劃為保存區。
 

宿舍群面積廣大、屋齡老舊、空屋率高,嘉義市文化局自104年起推動「以修代租」方案,保存外觀、活化內部,吸引有理想的團隊進駐,逐步形成以木業為核心的人才聚落。《木玩聚》正是這股復甦力量的一部分,為嘉義木都注入新活力。


 

異業合作發揮更大影響力
 

在臺灣的高等教育中,「木質材料」是培養材料科學、林產利用、工藝與設計人才的核心課程。在地最高學府嘉義大學將木質材料與設計結合成獨立科系,讓學生從材料特性、加工技術到設計應用,全面掌握木材的可能性。2024年畢業專題展「木蘊無盡」中,作品《趣拼椅》便將七巧板元素融入座椅設計,讓孩子邊玩邊用,兼具趣味與實用性,展現了木設系將創意與生活結合的精神。
 

臺灣森林覆蓋率超過60%,斯創教育工作群長期關注永續森林經營,結合公私部門力量,推動「為森林而學習」的全民行動。自2018年起推動【山林博物學】,將永續森林經營議題轉化為淺顯易懂、平易近人的互動式體驗方案,引領大眾體會臺灣森林所提供的生態系服務價值,理解並支持「森林」經過有計畫、負責任的管理是最佳的循環資源。2024年更帶領70位學員於嘉義市世賢路二段進行都市綠帶調查,透過公民科學推估該路段碳匯近3,800公噸,將環境教育落實為具體行動。如今,透過《木玩聚》空間,讓斯創教育工作群有機會將歷年蒐集與森林和永續林業相關的繪本、桌遊、玩具、木材標本、木製樂器、木頭氣味等,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跟大眾共享。


2023年嘉大木設系參與嘉義舊監獄宿舍整修再利用計畫,完成維新路134巷31號建物修繕,今與斯創教育工作群合作營造木玩空間,既可提供學生木製品展示,也可藉由斯創教育工作群環境教育與資訊轉譯的專業,讓森林生產利用與生活做更緊密的結合,再現嘉義市早期木業興盛的生活樣貎。




預約制體驗,讓每一次接觸都深刻
 

《木玩聚》9至12月底止為試營運,採「預約制」入場,每時段最多12人,確保每位參與者都能自在體驗。除了個人預約,也提供團體活動與課程包場服務,歡迎學校、社群、家庭一同探索木材的創意與溫度。


從木材出發,實踐永續生活
 

《木玩聚》不只是空間,更是一座連結自然、產業與社會價值的永續平台。它是一場從木材開始的文化實驗,一個讓人們重新認識自然、感受生活、實踐永續的地方。在這裡,木材不只是玩具,更是教育的媒介、情感的橋梁、永續的起點。《木玩聚》落腳嘉義木都的心臟,推動木造文化與創新產業聚落的蛻變,讓老場域注入新活力,共創嘉義木都的新篇章。



 
  • 分享至: